智能制造业的主航道
智能制造的主航道是为了快速响应市场(客户和供货商)和现场(制造单元)变化的相关技术和业务创新。其中,强调快速响应的背景,是ICT技术使得感知能力加强了,可以捕捉到过去难以发现的变化。在此基础上科学决策、创造出更大的价值。主航道通向的目标,是完成 企业的转型。
提出这个概念的背景是:当人们急于赶上智能制造这趟快车的时候,往往有几种现象。第一种是“贴标签”:把与智能制造关联度不大、或更倾向于其他领域的工作标上“智能制造”的标签。第二种是“瞎搅和”:做些价值不大、甚至根本没有价值的“高技术”。 第三种是价值大的技术被漠视:原因是难度太大,人人都躲着走。
提出“主航道”概念的目的,是明确什么才是最应该搞的。如果意义不大,再“像”智能制造的东西,都没必要搞;如果在主航道以内,就应该大力推进、再大的困难都要去克服。强调主航道中的技术和改革重要,是因为主航道内的商业模式、业务流程和技术创新是系统性的,相互关系密切,共同支撑智能制造的总目标。
主航道里面的东西,往往支撑不同业务主体(企业、业务部门、上下工序)之间的联动,而不是紧邻设备的联动——紧邻设备的联动往往属于自动化的范畴。当然,为了打通智能化的主航道,提升自动化水平往往是必须的——这样的自动化,就可以纳入智能化的主航道。
对于这个概念,还有两点说明: 首先,针对的是那些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方向的企业,而不是所有企业。其次,主航道之外的技术未必不重要;要不要重点推进这些项目,关键是看技术本身的价值、没有必要与智能制造挂钩。